“苹富”单飞,富士康下岗再就业

我生活在和他相会的希望中,但相会却没有来到。——泰戈尔《吉檀迦利》

富士康亦曾期待和苹果的再度相会,那么虔诚、那么无力。

全球各地的iPhone和iPad几乎都出自一家公司的组装线,过去是富士康,现在是和硕。

苹果和富士康一对一的对偶关系并不是商业上的常态。一般而言,合作双方都不希望绑得那么死,以避免受制于对方,即便是winter联盟(微软+英特尔)也随着技术革命而土崩瓦解。

所有的非常态通常都很难维持,“苹富”的合作也概莫能外。此前双方的合作维系于两个极具个性的人之间:一个是性格暴烈、喜怒无常的乔布斯,一个是同样苛刻的郭台铭。

乔帮主已逝,库克开始校正和供应商的关系,富士康首当其冲。35万工人的产能专为苹果而忙碌,一夜醒来,留给富士康的只有困惑。


苹果CEO库克参观富士康工厂。

合作伊始,“苹富”之间对偶而极不对等的关系就已经注定,几年来,富士康见证了苹果的各种强势。

此前,富士康组装了几乎所有的iPhone和iPad,每一个工人经手的iPhone可以堆成一座楼,苹果借此赚得盆盈钵满,但富士康却只能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数据显示:每销售一台iPhone,富士康仅能分到0.5%的利润,iPad为2%,苹果却能分到58.5%和30%的利润。

另一组数据则暴露了富士康的脆弱:2011年营收63.5亿美元,净利7280万美元;2012年营收52.4亿美元,亏损3.16亿美元。

2012年,库克的苹果元年。苹果无疑对iPhone5的销量做出一个过大的预测,以对供应链强势著称的库克势必对富士康们的产能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历尽千难万磨挤进苹果供应链、却依然在盈亏线上苦苦挣钱的富士康必然也对iPhone5寄予了更迫切的期许。为了苹果,富士康只能提前扩大产能,虚席以待。

孰料,iPhone5销量远远不及预期,富士康一下子掉入了产能过剩、营收萎缩的尴尬境地。

此时,罗生门出现了:富士康代工的500万部iPhone遭苹果退货,损失10亿元,相当于富士康2011年近2倍的利润!

这一点实在不可思议:出厂的iPhone实际上已经经过了苹果的技术检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量不合格产品呢?

一个推测不无合理性:库克借退货事件,以“供应链供应不力”为由,掩盖iPhone5销量的事实;同时,以退货维系供应链的产能,维系对供应商的掌控。

一句话:苹果实在太强势了!富士康陪大象跳舞是很危险的,一旦自己的脚步错一步,对于公司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富士康是一个非常不均衡的公司:体量特别大,但研发能力、品牌又非常非常弱。

富士康一定非常羡慕三星,一直努力试图通过收购,补强自己的议价能力。

但万得城、夏普等投资项目接连败北,则暴露了富士康的企业基因不足的一面。

富士康的企业文化非常极致:把密集型工人像机器一样管理,在富士康员工接连出事后,郭台铭亲临郑州厂区督阵,创出“静音模式”和“内部稽核”,稽核人员每天必须发现20个问题点,听来很像交警的查违规指标。谁料马上激发了“2连跳”! 

其实,根本问题是如何保证对工人的基本尊重?!毕竟人不是机器。老这么管理,必然会出事。

这样的管理方式对于民工尚且不可能凑效,更不要说去管理工程师了。投资的决策和军事化的绝对服从根本不同,民主是必须的,即便再聪明的老板,也绝对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的。

大多数在华台湾企业在融合性都比欧美企业差,大陆人在欧美企业做到中国区总干、甚至亚太区总干的机会都是有的。但富士康和台湾企业一样,整体而言, 文化比较封闭,富士康在中国有那么多投资,成千上万的台干,几乎找不到大陆人,台湾骨干也只喜欢在自己的圈子里交流。但这些台干不了解大陆市场、不了解中 国政府,结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