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发科38亿美元收购晨星获商务部批准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担心交易可能造成电视芯片市场的垄断,周二中国商务部有条件地批准了台湾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以38亿美元收购晨星半导体的协议。
时间:2013年8月27日商务部核准双M合并,预计2014年2月1日完成合并
并购金额:38亿美元
并购业务:手机芯片及其它无线通讯业务并入联发科,所有子公司(含晨星台湾)将成为联发科子公司
1,两家公司不得在LCD电视芯片领域合作
2,晨星LCD电视芯片子公司保持独立法人地位。,
3,晨星只能将其智能手机芯片业务以及其他与无线通讯有关的业务合并到联发科。原晨星半导体则成为联发科子公司。
8月27日中国商务部有条件地批准了台湾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以38亿美元收购晨星半导体的协议。联发科和晨星各自发表声明称:他们将向监管机构提交新的报价,预计可在三个月内完成交易。
-
联发科并购晨星对产业的影响
联发科收购Mstar重点在于TD,是因为与高通未来竞争,联发科的短板在TD,高通即将发布全制式基带芯片,如果联发科不尽快补齐TD短板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想必这也是联发科收购晨星首先收购手机业务的原因。[详细]
-
联发科并购晨星 迎战高通
联发科和晨星的合并可使联发科更专注于与高通的竞争。“晨星在许多领域布局较为领先,如NFC、GPS、TP等,双方合并对于联发科未来的产业布局更为有利,也更有利于与高通的正面交锋。”老杳分析称。[详细]
-
联发科并购晨星 再曝中国彩电企业缺芯老病根
短期来看,芯片设计制造的整体投入要小于企业在液晶面板上的投入。但由于芯片的单价低,而且一直由台湾企业供货,因此很少有企业会将全产业链的技术突破重心放到芯片上。摆在国内彩电企业面前的全产业链布局和核心竞争力建设迫在眉睫。[详细]
-
经济学人:联发科是一个“连续颠覆者”
通过采取低价易用的策略,联发科在光驱、电视机、功能手机、DVD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自己的芯片逆袭。现在,联发科在智能手机领域再次采用低价易用的策略抢占市场,并成为了全球第四大应用处理器制造商。[详细]
大小M合并案程序已经跑了几乎快达1年,不但是联发科与晨星当初始料未及,每每时间接近基准日或贴近后续作业紧迫时程时,市场总传言不断,股价同受影响。2013年8月27日终于获商务部批准,希望明年2月不会在起波澜。
-
2012年6月22日 宣布将合并
2012年6月22日,对外宣布两家公司将进行合并,预计2013年完成合并。
-
预计明年2月1日完成合并
商务部有条件核准双M合并,双方将制定符合条件的工作方案,预计明年2月1日完成合并。


-
改至 2013年5月1日
合并案在外国申请核准程序仍在进行中,因此变更双方合并日,预计是2013年5月1日。
-
8月27日 商务部批准并购
商务部有条件地批准了联发科以38亿美元收购晨星半导体的交易。


-
2013年5月2日 调查内幕交易
台湾检察部门正在调查是否存在内幕交易,5月2日搜查了5名嫌疑人的办公室和家中。
-
再度延迟至 2013年11月1日
由于中国大陆未审批,"大小M"合并日三度展延,合并日将延后到1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