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联网将彻底改变汽车产业链
Madden是American Family Insurance (AFI)公司的IT和企业架构副总裁,联网汽车这项技术进步既让他感到兴奋,也同样使保险行业的未来被打上问号。
-
比亚迪发布G5车型 主推移动车联网技术
9月16日晚间,新款比亚迪G5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G5是比亚迪基于互联网思维打造的第一款汽车,比亚迪G5配备了三个车联装备,Car pad车机融合多媒体系统,将整车控制模块融入Car pad系统,内置无线网卡,通过APP拓展,车主可以在车内实现工作、娱乐等多项活动。
-
本田的HUD:人车联网 麻麻再不怕我过马路了!
本田近日展示了一块最新的HUD,采用的是人车联网的思路。通过手机和汽车间的数据连接,在HUD和手机上提示驾驶员和过马路的用户。
-
东芝将正式进军智能车用芯片市场
东芝(Toshiba)将正式进军智能车(Smart Car)用半导体(芯片)市场,将推出即便是在下雨天等视线不佳的天候、也能准确分析汽车相机所拍摄的影像、提醒驾驶者回避危险的LSI(大规模积体电路)产品。
-
车联网:奔跑的芯需要全活芯片和外围器件
车载电子需要“全活”的主芯片和外围器件。EdoardoMerli表示,这包括车载网络,即采集汽车状态信息并指挥外围设备执行诊断的CAN控制器;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等
-
如何在汽车应用中 实现电容式接近感应
免触控用户界面已经成为汽车设计工程师的新趋势。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此功能,其中之一是采用接近感应。接近感应是没有接触、在一定的距离检测人体或金属等物体的技术。可以采用红外线(IR)、光学、超声波和电容式感应实现接近感应。
-
谈谈我眼中的车联网
车联网,又可以称之为connectedcar,是现在汽车行业内非常火热的一个名词。但是让我比较惊讶的是,苹果公司开发者大会,我当然会对Carplay系统非常感兴趣,但当我和几个朋友聊到这个时,却没有一个人听说过和理解车联网的概念,不过他们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篇比较直白的科普性文章吧。
-
未来汽车电子产业将如何变化?
伴随着车载便携式导航的没落以及车载DVD的乏力,似乎无论是厂商还是经销商甚至是用户都感觉,整体国内汽车电子市场产品无亮点,心意不足、诚意欠缺。传统产品线的萎缩和低迷以及所谓智能车联网的无结果已经让很多人对于国内汽车电子市场产生了质疑和迷茫。

-
进入车联网:考拉FM的三道坎
当整车厂和互联网巨头大谈车联网时,考拉FM已经用实际行动来进入汽车,他们在手机上有很好的用户基础,流媒体和个性化定制是他们在手机端上最大的特点
-
车联网概念与发展趋势 带你全方位认识车联网
-
车联网盈利模式尚未成熟
整个车联网产业尚未成熟,市场结构也未形成,包括汽车厂商、互联网厂商以及软硬件提供商都在构建自己的车联网系统,但盈利模式都不明晰,产业格局仍是变数多多。
-
富士康将在南昌高新区建“车联网”运营中心
9月1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江西高创保安服务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南昌高新区打造全球唯一的开放式“车联网”运营中心。
-
不做代工做云端 富士康“车联网”项目落户南昌
9月17日消息鸿海集团近年积极推展云端应用服务,并在车联网再下一城!据工商时报报道,鸿海旗下富士康昨(16)日与江西高创保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南昌高新区建设开放式车联网营运中心,目前中心已搭建完成,预计明年1月试营运。
-
郭台铭试尝“汽车蛋糕”:富士康将代工特斯拉
郭台铭与万钢谈话内容,不仅彻底验证了未来富士康进军汽车产业的信息属实,而且首次有依据的证实了富士康将代工特斯拉的消息。
-
汽车电子系统新挑战:如何减少线束数量及重量
虽然线束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多的线束不但会显著增加车重,还会产生可靠性问题。所以工程师必须想方设法减少线束的数量和重量。
-
汽车电子半导体及车厂的技术市场走向
未来三年间,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和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年产量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在此推动之下,预计到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过4300亿元。
-
何为车联网?
基本上,在车与车、车与路、车与行人、车与互联网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统称为车联网。
-
ITS(智能交通)
ITS即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
RFID(射频识别)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CAN控制器 | 采集汽车状态信息并指挥外围设备执行诊断 |
传感器 | 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上传尽可能精确的数据 |
蓝牙和WiFi | 用作车载数据接口 |
音视频处理 | 用于语音识别和声控交互界面及基于影像的主动安全信息 |
定位装置 | 同时支持GPS、GNSS、Galileo、北斗等多定位标准和多卫星系统 |
通信装置 | 汽车与汽车,汽车与基础设施的通信装置(3G/4G手机、WiFi、802.11p、RFID) |
触摸屏 | 用于汽车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触控交互 |
声控系统 | 为了避免影响驾驶员注意力,需要有声控交互界面。 |
-
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周浩洋:
富士通的汽车电子产品不只是提供芯片,而且还会提供参考方案。比如全虚拟仪表方案,需要非常绚丽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一般的设计工具无法达到要求
-
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交通解决方案开发总监徐伟杰博士:
数字世界催生了无处不在的连接需求,消费者希望即使身在旅途也能享受各类数字化体验。如今,汽车正在经历从交通工具到巨型移动设备的转型。
-
飞思卡尔汽车仪表及信息娱乐系统市场开发经理黄熙:
为满足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车用MCU需要更好的性能:更强大的处理和运算能力,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另一方面,应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减少故障率,减少开发难度和时间。
-
ADI公司汽车电子行业中国区市场经理许智斌:
车用半导体IC应该做好主动安全、预测安全,在这两方面机制都无效的情况下,就需要有效的被动安全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驾驶员和乘客在事故中的损伤,兼顾行人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